十七歲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6-10】
十七歲孩子不聽話應如何教育
父母的傳統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時,常常采用以下方式來教育孩子:
- 給孩子幾個教訓,犯了錯就一頓暴打。
- 隨意打罵,以期孩子愿意做作業。
- 橫加指責,要求孩子認真學習。
- 成績不好時,不顧及孩子的心情,繼續指責。
- 玩耍或發呆時,也會加以指責。
父母的本意是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然而這些方式往往讓孩子更加反叛、更加不聽話。父母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無所適從地壓迫著孩子。
建立有效的親子關系
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只有當一個人感受到安全時,他才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換句話說,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確信自己被愛、被關注。所以,建立一個有效的親子關系至關重要。
無條件的愛是建立有效親子關系的基石。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最好的愛、關注、尊重和肯定,而不僅僅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這種發自內心的愛能夠成為孩子內心力量的源泉,滋養他們的內心動力和靈魂。
教育家周弘曾說過:“要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父母的重要任務就是引導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人。
避免言行不一
焦慮的父母往往會讓孩子厭學,甚至逃課,這并不是孩子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如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然而,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言行不一,這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父母應該認識到他們的言行對孩子有重大影響,并做出改變。
用嘮叨懲罰代替打罵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厭學時會用嘮叨的方式督促孩子,實際上這只是不斷重復的指責,將焦慮傳遞給孩子。然而孩子并沒有聽進去,依舊會將問題歸結到父母身上。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應該懂得“放手”。孩子的想法和觀念取決于父母的想法,父母應該學會傾聽,掌握好傾聽的方法,讓孩子的思想更加成熟。
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為了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 聽懂孩子的表達。家長要明白孩子表達的內容,了解孩子的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
- 不要用固定思維看待孩子的行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父母應該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 引導孩子而不是命令。家長應該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讓他們不斷提升自己。
通過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父母和孩子可以建立更好的關系,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