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23】
家長如何控制對孩子發脾氣的情緒
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難處
作為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如果總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我們可以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大腦還未完全發育,對于我們來說簡單的作業對孩子來說可能非常困難。我們眼中的一加一等于二,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微積分方程。此外,小孩子天性活潑,專注力也不強,做事情慢一些是正常現象。當我們擁有這樣的觀點,看待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也就不會那么容易生氣了。
遠離孩子,冷靜下來
無論多么生氣,在準備對孩子發脾氣之前,我們應該遠離孩子,可以去別的地方做些深呼吸、喝杯熱水、聽聽音樂,或者打開電腦把自己的不滿情緒描述出來。或者可以去衛生間對著鏡子深呼吸,看看自己的表情,這樣一會兒就不會那么生氣了。
尋找發泄物,釋放負面情緒
如果實在忍不住想對孩子發脾氣,我們可以找個發泄物,比如打打枕頭,或者找紙筆隨便涂鴉。如果這些方法還不夠,可以出去跑跑步、看一場喜劇電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感受樂趣和美好。總之,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等自己不那么生氣了,等怒火完全熄滅之后再去和孩子說話。
學會傾聽孩子的解釋
當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后,我們應該問問孩子為什么做事情這么慢,為什么馬虎,傾聽孩子的解釋。也許是孩子今天在學校受了委屈,導致學習狀態不好。我們不應該把孩子想得不聽話、笨,因為我們越給孩子這種心理暗示,或者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就會變成我們說的那樣。相反,給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鼓勵孩子,孩子就會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既聰明又懂事,成為我們希望的那樣。
對孩子發脾氣后的補救措施
承認錯誤,向孩子道歉
錯誤是學習的機會,作為家長我們也會犯錯誤。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發脾氣時,應該主動放下架子,以負責的態度向孩子承認錯誤。我們可以拉著孩子的手,看著孩子的眼睛,真誠地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向你發火了,我承認錯誤,對不起。”
用肢體語言表達歉意
當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后,已經傷害了孩子,讓他覺得沮喪、難過甚至傷心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膀,擁抱他一會兒,不需要說什么。孩子的感知力非常敏感,他會通過我們的動作了解我們內心的情緒,媽媽的擁抱讓他知道自己仍然是被愛著的。
坦誠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分享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后,通過道歉坦誠自己的心聲,把自己的內心想法與孩子分享。我們要盡量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把它們分享給孩子,讓孩子理解憤怒、生氣、害怕、緊張等復雜情緒。鼓勵孩子下次遇到類似情緒時,可以主動與我們分享,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反思自己,與孩子做出約定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為何情緒失控,了解自己的感受、思想和反應,并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以后不對孩子發脾氣。然后與孩子做個約定:“我已經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會努力改正發脾氣的習慣,請你監督我,再遇到這個情況可以提醒媽媽。”這樣的約定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冷靜,同時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努力和改變。通過以上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情緒,并在發脾氣后進行補救。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與孩子的關系,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情緒表達能力。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與他們一起成長和進步。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