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秘籍:學習方法好,成績沒煩惱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2-04-07】
“ 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重要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這時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后發展創造條件的關鍵時期。作為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課程增多,難度加大……有的學生過度緊張,學習時間延長;有的因為缺乏充足的睡眠,導致學習效率下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此時,高效的學習方法顯得尤其重要。 “
那么,什么才是高效的學習方法呢?
0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先進學生和后進同學主要差異在于:先進學生都有比較明確具體的學習計劃,而后進學生大多是“學到哪里算哪里”,無法約束自己,整日無所事。因此,每位學生在開學伊始,必須制定自己的計劃。
(一)制定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 :分析現有的條件,即個人所處的具體環境和自身已經具備的條件。
第二步 :確定目標,它是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相結合的產物,并不是“空中樓閣”。
第三步 :選用措施,它是實現目標執行計劃的保證,包括作息時間的調整、各學科之間的調換和搭配、文體活動的安排等。
第四步:安排步驟,它應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和秩序漸進的原則。
(二)計劃制定要遵循的原則
1. 確立明確的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燈塔,是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基礎。作為中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提出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基本打算。同時,對于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也要有 正確的認識,以便確立改進的目標。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凡事“預則立、奮則進”,所以學習的目的越明確,學習行動的意志也就越堅決。
2. 參照生物鐘原則
“生物鐘周期律”對人起著 一定的影響。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條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鐘周期”也不盡相同,即其學習的最佳時期也不盡相同。因此,只有正確利用生物鐘的調節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計劃,圓滿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3. 難易適度性原則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人應該基于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學習目標的選定應具有適當的難度,促使學生積極能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問題,以滿足自己的學習動機和要求,完成自主性學習,使之有所進步。
02 科學預習
所謂科學預習就是要在鞏固舊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知識,發現疑問,以做到心中有數,為新一輪的學習做好準備。預習的最大好處是有助于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一)預習方法
1. 認真讀書
先將教材粗讀一遍,領會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復細讀。細讀時,可用彩筆在課本上初步勾劃出重點、難點及疑難問題
2. 認真思考
預習時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有關參考材料,進行積極的思考,弄清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新內容中的概念、 定律及公式等。
3. 虛心請教
在預習的過程中,有些問題雖經過預習的思考(包括查 資料 ),但仍得不到解決,可與同學討論,必要時要向老師、 家長或其他人請教,盡量將困惑解決在課前,以便課上集中精力思考新問題。
4. 適當地做些習題和實際操作
預習,可適當地做些初選習題或基礎性習題,并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和鞏固、深化知識系統。如有可能,還可做些必要的操作,如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從而為上新課做些必要的準備。
5. 認真做好筆記
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引起重視。具體來說,預習筆記主要包括 5 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每一課或每一章節中的重點結構或提綱、摘要 (包括自我練習)。二是每一課或每一章中包括的幾個緊密聯系的主 要問題。三是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四是所查資料中有關內容的摘抄,并注明出處。五是主要心得體會。
當然,這 5 個方面不一定每次筆記都記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靈活處理。
(二)預習的注意事項
1. 根據實際,不要全面鋪開預習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最好先從基礎學科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展開。對于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2. 時間安排服從整體計劃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來安排,不要因預習占時過多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都“吃透”。
3. 有計劃地逐步提高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預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但卻都應該是 循著事物的內部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預習。從橫向來說,要由一種學科到多種學科;從縱向來說,要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如從課前預習到單元預習再到整冊預習等。
03 專心聽課
對于學生來說,聽課的基本任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無數事實表明: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大部分知識和能力都是在課堂學習中汲取和培養起來的。因此,要想提高學習效率, 就必須認真上課并學會如何高效聽課。
(一)集中注意,專心聽講
注意力是知識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識的陽光就無法照射進來。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必須將獲取知識的主要希望寄予課堂。
(二)積極思考,努力把 握獲取知識的主動權
課堂是一個積極思考的 “王國”。能不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是課堂學習的關鍵。對老師的提問要勇于回答,積極參加課堂講座和爭論,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培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理清講課思路,抓住教師講課特點來學
是否把握教師的思路,是檢驗一個學生聽課水平高低的標尺。一般來說,教師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分類法等,常用的思維規律有形式邏輯學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以及辯證邏輯學中的對立統一的思維規律、量變到質變的思維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等。從一定意義上講,掌握了科學的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學習方法。
(四)做好課堂筆記,爭取當堂掌握所學內容
堅持做課堂筆記,可以促使自己思想集中,及時記下老師講課的要點、重點和難點,便于課后查閱、復習和鞏固。同時,由于聽課做筆記需要眼、耳、手、腦并用,因此可使大腦接受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從而加深對老師講授內容的理解、掌握和記憶。
04 學會自己留作業
作業內容因人而異,作業量有時也因人而異,特別是學生畢業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較好的習慣,一部分同學基礎已較牢固,就沒有必要非寫教師布置的作業,而應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但是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
一、實事求是原則
任何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依據科學的學習方法,去為自己布置作業,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情況。
二、以課堂學習為主原則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主要陣地,只有充分利用課堂優勢,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05 及時復習
復習應緊隨課堂且貴在及時。這是由“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所決定的。
(一 ) 嘗試回憶
所謂嘗試回憶,簡單地說, 就是獨立地把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回憶一遍。這樣做實際上就是自己考自己。
回憶好處有 3 點 :
①能及時檢查聽課效果,以促使自己積極進取、聚精會神地把課聽好。
②有益于動腦習慣的養成,并能增強、提高個人的記憶效果。
③能更明確復習的針對性。
(二 ) 閱讀教科書
教科書是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和有經驗的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按照知識的科學體系,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社會發展需要而編寫的。內容上系統、 嚴謹、深刻,是一般參考書無法代替的。復習時若不認真鉆研教科書,則難以達到教科書的基本要求,也難以系統地掌握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因為教科書是教與學的唯一憑據。
為達到質量較高的閱讀, 在方法上需注意以下幾點 :
1. 圈點勾劃
閱讀時,把新出現的概念、定義、定理、結論等重點部分, 或容易忽略的要點部分,用紅色筆勾劃出來。
2. 提要
在書頁的空白處,用少量文字,把書的重要內容簡單地概括出來。
3. 思錄
在書頁的空白處,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讀者通過思維, 從書中發出來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字里行間讀出的學問”。
(三)整理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的詳略程度人各有異,但記好聽課的重點、難點是學生所共取的。筆記在復習中是嘗試回憶、閱讀教材的線索和綱目。此外,還要通過閱讀教材來整理課堂筆記,使其達到知識深化、簡化、系統 化的目的
整理筆記的任務有 :
1. 補。補上該記而沒記的內容,使知識系統化。
2. 正。更正課堂記錄不太準確,用詞不當,深度不夠的地方。
3. 添。添上個人學習的心 得、見解、評價等。
(四 ) 看參考書
適當購買參考書有其必要性,但要擺正教材與參考書的主從關系。閱讀參考書僅是做為學習課本的補充,目的是加寬知識面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所以只選擇個別章節或知識點作參考性閱讀即可。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嚴教員 清華大學 數學
- 辛教員 新疆大學 師范類物理學
- 王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張教員 北方工業大學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的設計與測試))
- 徐教員 香港的大學 經濟學
- 周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英語和高級翻譯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