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明明很努力了,卻還是個學渣(細談學習方法)
【作者:董教員,編號62520 更新時間:2021-07-05】
教室小劇場
學渣:(用筆尾撓頭)這道題怎么做啊?
學霸:(懷疑)老師前天上課剛講過啊,你還被點名回答問題了!當時老師問你balabalabala…… 然后你還答對了啊!
學渣:(茫然)?(心聲:完全沒有印象……)
------------------
老師講解
上面那個情景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感覺班里學霸的腦子簡直就是無邊無際的大海,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與學習有關,就能事無巨細記在腦子里,然后每天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而學渣的腦子里,也是大海,只不過……
同樣身為高級靈長類動物,難道人與人的差距真的這么大么?當然不是。除了極少數的“天才”之外,普通人之間先天性的智商差距其實不大。而造成同學們學習成績差距大的原因,主要來自后天——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也就是說,很多同學成績不理想,不是腦子不好使,而是因為用了錯誤的學習方法。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對于理科的學習,我們都是從數學開始,而學習數學時我們經常要用背的,比如完全平方公式,比如邊邊角、邊角邊……比如九九乘法表……
在數學考試中,通常只需要直接用這些公式和定理來答題,而不需要去解釋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比如數學卷子不會讓你證明:“為什么邊邊角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边@樣的問題。
于是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在學習理科時,只要記住公式和定理,其它的都不重要。
比如學習初中物理的第一課相對運動時,拼命去背誦課本上寫的相對運動的概念,而忽略了老師為了引出“相對運動”這個概念所舉的例子。
然后考試考到相關題目,學霸看到相對運動,立刻想到:車窗外風景后退、加油機、兩岸青山相對出……等等的例子。而學渣在看到“相對運動”時,則絞盡腦汁的想背誦課本上的定義,然后痛罵學理的不會說人話(背不出來)。
所以,學霸與學渣同樣努力,但學渣的努力用錯了地方,差距也就如此產生了。
因為數學是非常抽象的學科,所以背公式、背定義能帶來較大的收益。
但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學科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他們更具體,更貼近現實。初中生還是這些學科的初學者,過于執著于背誦那些被高度概括之后得到的抽象的結論,反而不利于我們理解這些學科。
所以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在上課時全程保持精力集中聽課,努力理解課上老師講的每一個例子和實驗,并記住他們。長此以往,那些拗口的定義和結論也自然而然記下來了。
---------
課堂小劇場
老師:鐵勺和鐵鍋,誰含有的鐵更多?
學渣:(拄腮不耐煩)鍋。當我幼兒園小孩呢?無聊……還不如想想晚上吃什么……
老師:balabala講解
學渣:……(走神中)
老師:質量是描述物體所含物質多少的物理量。
學渣:(回神,奮筆疾書并背誦)(但誰會考你背定義呢?)
學霸:全程聚精會神。大腦里:鐵塊掰成兩半質量不變、熔化化成鐵水質量不變、拿到太空質量不變……蠟燭燃燒質量減少……一斤鐵和一斤棉花一樣重……很多知識。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張教員 德國弗萊堡大學 刑法學
- 戴教員 塞梅維什大學(匈牙利排名第一醫學院) 臨床醫學
- 張教員 北方工業大學 經濟與金融
- 王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物理師范
- 舒教員 重慶移通學院 現代通信技術
- 樊教員 河北師范大學 化學師范
- 李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金融數學
- 康教員 邢臺學院 網絡工程
- 趙教員 北方工業大學 通信工程
- 朱教員 華北科技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