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敘事文如何撰寫?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7-15】
小伙伴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怎么把小學數學變得像講故事一樣有趣呢?是不是覺得數學就是一堆數字和公式,跟故事沒啥關系呀?其實呀,這里面可有大學問哦!
一、為啥要寫敘事文形式的小學數學呀
咱先來說說,為啥要把小學數學寫成敘事文呢?這可不是為了好玩哦,你想想看,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對吧?
把數學知識放在故事里,就像給枯燥的數字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一下子就變得吸引人多了,比如說,咱們講加減法的時候,要是干巴巴地說“1 + 2 = 3”,小朋友可能很快就忘了,但要是編個故事,像“小明有 1 個蘋果,小紅又給了他 2 個蘋果,那小明現在有幾個蘋果呀?”這樣,小朋友們是不是就很容易記住啦
而且呀,敘事文能讓數學知識變得更生動形象,幫助小朋友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就像認識圖形,光看圖說“這個是長方形,有四條邊”,小朋友可能不太明白,但如果講一個故事:“小兔子住在一個長方形的房子里,這個房子有長長的兩條邊和短短的兩條邊,這就是長方形哦。”小朋友們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長方形的特點啦
二、怎么寫好敘事文形式的小學數學
那怎么才能寫好這種文章呢?開頭得抓住讀者的眼球,咱們可以用一個小問題來開場,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怎么用數學來解決分糖果的問題嗎?”或者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開頭,“有一天,小熊和小猴子一起去森林里摘果子,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難題……”這樣的開頭,是不是讓小朋友們一下子就有了繼續往下看的欲望呀
可是關鍵哦,要把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到故事里,比如說,在講乘法的時候,可以寫:“小松鼠要儲存過冬的食物,它每個樹洞放 5 個松果,一共有 4 個樹洞,那小松鼠一共儲存了多少個松果呢?這時候呀,我們就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啦,5×4 = 20,所以小松鼠一共儲存了 20 個松果。
”像這樣,把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都通過故事講清楚了
還可以加入一些小互動,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小松鼠算一算,如果每個樹洞放 6 個松果,4 個樹洞一共是多少個松果嗎?”讓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參與到故事中來
也不能馬虎哦,要給這個故事和數學知識一個總結,今天我們和小熊一起解決了分糖果的問題,學會了用加法來算總數,小朋友們,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用我們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啦!”這樣的結尾,讓小朋友們對整個故事和學到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回顧
三、舉個例子看看唄
下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哈。
《小狐貍的水果店》
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只聰明可愛的小狐貍,小狐貍開了一家水果店,生意可好啦!
有一天,小猴子來到水果店,他對小狐貍說:“我想買一些水果送給我的小伙伴們,我要 3 個桃子和 2 個香蕉。”小狐貍笑著說:“好的,那我先給你拿桃子吧。”小狐貍數了數,拿了 3 個桃子給小猴子,然后小猴子又說:“再給我拿 2 個香蕉吧。
”小狐貍又拿了 2 個香蕉給小猴子,小猴子拿著水果高高興興地走了。
這時候,小豬也來了,小豬說:“小狐貍,我想買 4 個橙子。”小狐貍又忙活起來,拿了 4 個橙子給小豬,小豬付完錢剛要走,小兔子又蹦蹦跳跳地來了,小兔子說:“小狐貍,我想要 5 個草莓。”小狐貍又拿了 5 個草莓給小兔子。
小狐貍看著小伙伴們都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水果,心里可開心了,可是,小狐貍突然想:“我今天一共賣了多少個水果呢?”它開始算了起來:“3 個桃子 + 2 個香蕉 + 4 個橙子 + 5 個草莓 = 14 個水果。”哇,原來小狐貍今天一共賣了 14 個水果呀!
你們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連加法哦,當我們要把幾個數合起來計算總數的時候,就可以用連加法啦,就像小狐貍把賣的水果數量加起來一樣,你們學會了嗎
四、我的一點小想法
我覺得寫敘事文形式的小學數學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它不僅能讓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思維能力,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我們也可以多鼓勵小朋友們自己創作這樣的數學故事哦,讓他們根據生活中的場景,編一個關于購物找零的數學故事,或者是一個關于時間計算的小故事,這樣,小朋友們對數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啦
怎么樣,小伙伴們?現在知道怎么寫敘事文形式的小學數學了吧?趕緊試試吧!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