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小學孩子數學遇難題?家長別慌,這么做就對了!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7-21】
當家里的小寶貝背著嶄新的書包,蹦蹦跳跳地邁進小學的大門,家長們的心中滿是期待與憧憬。然而,沒過多久,一個現實的問題就可能擺在了面前——孩子學數學似乎有些吃力。看著孩子面對數學作業時那迷茫又無助的小眼神,家長們心里別提多著急了。別擔心,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剛上小學的孩子不會數學,家長到底該怎么辦。
理解基本概念:開啟數學之門的第一把鑰匙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開始學數學的時候,就急著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做各種復雜的算式題,結果孩子學得暈頭轉向,對數學也越來越沒興趣。其實啊,對于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才是重中之重。
就拿加法和減法來說,這可不是簡單的記住“\[ 2 + 3 = 5 \]”這樣的算式,而是要讓孩子明白加法是把兩個或多個數量合在一起,減法是從一個數量中去掉一部分。
家長們不妨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孩子理解。比如,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就可以和孩子玩個小游戲。拿兩包餅干,告訴孩子這是\[ 2 \]包,再拿\[ 3 \]包放在一起,問孩子現在一共有多少包餅干,讓孩子親身體驗加法的概念。
同樣,在吃水果的時候,桌上本來有\[ 5 \]個蘋果,吃掉\[ 2 \]個,就可以問孩子還剩下幾個蘋果,讓孩子感受減法的實際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深刻理解數學概念背后的原理,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學習興趣:讓數學變得有趣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數學學習中同樣適用。有些孩子一提到數學就頭疼,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家長們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激勵孩子,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當孩子數學沒考好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責備孩子,也不要表現出很著急失望的樣子。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們看到家長著急,自己就會更加沒信心。
咱們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方式來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數學故事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可以給孩子講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原理鑒定王冠真假的故事,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神奇和魅力。還有數學游戲,像數獨、二十四點等,這些游戲既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又能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愛上數學。
另外,帶孩子參加一些數學實踐活動,比如測量家里的家具尺寸、計算家庭水電費等,讓孩子明白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
夯實基礎知識: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
小學數學的學習,基礎知識就像大廈的基石,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基礎知識不扎實,后面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吃力。掌握好基礎知識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做練習題,但這里要強調的是,不要盲目地讓孩子做大量的題目,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感到疲憊和厭煩,還可能事倍功半。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套小學同步試卷——《集思廣練黃蜂卷》。這套試卷主打“系統性”,它有兩本非常實用的冊子。一本是“系統知識冊”,它會幫孩子匯總所有的知識點,基礎差的孩子通過這本冊子,能清晰地學會課本中的知識點和重難點,就像有一位貼心的老師,把知識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孩子聽,幫助孩子理解透徹基礎知識。
另一本是“系統練習冊”,里面的試題都是與知識點相對應的,讓孩子真正做到“點對點”練習,更加有效率。孩子通過做這套試卷,能夠有針對性地鞏固所學的知識,逐步夯實基礎。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開啟智慧之門
在數學學習中,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至關重要。就拿數學中的稱重問題來說,用天平來講解,孩子就會覺得很喜歡,又好玩。我們可以在里面設置不同的情境進行學習。比如,拿幾個蘋果放在天平的一邊,再拿幾個香蕉放在另一邊,讓孩子觀察天平的變化,然后引導孩子思考不同水果之間的重量關系。
接著,再增加一個蘋果或者減少一個香蕉,讓孩子重新觀察天平,引導孩子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稱重問題,從而達到真正的學懂、學透徹。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很重要。在孩子做題的時候,要讓他們養成愛勾畫的習慣,把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勾畫出來,這樣可以減少審題的遺漏問題。做完題目后,一定要讓孩子檢查答案,避免出現答案寫錯位、或者看錯選項等這些低級錯誤。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檢查的方法,比如重新算一遍、把答案代入題目中驗證等。
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數感思維的培養:讓數字“活”起來
數感是讓孩子更好地對數字建立聯系的一種能力。有些孩子數學學得差,就是因為數感思維差,他們不會讓數字與數字產生聯系,學習數字單純靠死記硬背,這樣并不是學數學的正確思維。家長們可以將數字運用到物體上,幫助孩子培養數感思維。
比如,想問孩子\[ 2 \]加\[ 3 \]等于多少,不要直接問算式,而是可以問孩子:“寶貝,你看這里有\[ 2 \]個草莓,還有\[ 3 \]個橘子,把它們加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個水果呀?”這樣的問題能增強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對數字有更直觀的認識。
再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看到路邊有\[ 5 \]棵樹,就可以問孩子:“如果再種\[ 3 \]棵樹,這里一共有多少棵樹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感受數字的存在,學會用數字去描述和解決問題,數感思維也會逐漸得到培養。
耐心引導,陪伴孩子成長
對于剛上小學不會數學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方式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學得快一些,有的孩子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和掌握。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學不會就著急上火,要相信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成長。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多鼓勵、多支持。當孩子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哪怕只是做對了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同時,家長也要和老師保持密切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共同幫助孩子提高數學能力。
剛上小學的孩子不會數學并不可怕,只要家長們從理解基本概念入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幫助孩子夯實基礎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以及數感思維,耐心引導,陪伴孩子成長,相信孩子的數學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數學學習助力,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中快樂遨游!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