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窩里橫”,讓家長們很無奈(冬季幼兒早期教育指導)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12-18】
如何教育“窩里橫”的孩子
家長不能縱容、嬌慣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家長的精心照顧,但這并不意味著家長應該縱容、嬌慣孩子。愛并不等于溺愛,尊重并不等于順從。家長首先要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策略,把生活重心擺正。不能讓孩子以為自己是“皇帝”,家里的事情都圍繞著他展開。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從點滴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嘗試著自己處理生活或學習上的事情時,家長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代勞。家長可以用鼓勵的話語和眼神來支持孩子,為孩子提供更多實踐和探索的機會。這樣,孩子會有更大的進步。
不要嚇唬孩子
家長的責任是告訴孩子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并教他們避免危險的方法。孩子需要接觸復雜的事情,才能學會自己應對。如果孩子過于靦腆,家長不應該突然帶他到人多的場合,或者強制他與小朋友玩。家長應該陪伴孩子逐漸適應,例如請小朋友到家做客,讓他當主人,主動接待客人,或者帶他到公園游樂場與小朋友接觸。在交往中發生的爭吵,家長最好不要干預,而是在一旁觀察,對孩子之間發生的事情盡量“視而不見”。
重新制定家庭規則
家庭規則對于教育孩子非常重要,每個人都要遵守。如果孩子的行為超過界限,家長不能讓步。但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改正需要耐心。家長可以給孩子留點余地,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期限,或者提出幾條改正的出路。例如,如果孩子不肯按時睡覺,可以問問他們是愿意抱著娃娃睡,還是躺在床上聽媽媽講個故事再睡。
教孩子尊重他人,守規則
尊重他人和守規則是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品質。只有充分尊重別人的權利,自己的權利才會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規則,才能與人友好相處。家長可以通過實踐讓孩子體會到尊重他人和守規則的好處。例如,想玩別人的玩具時,可以先把自己手里的玩具給別人玩,采取交換的方式。當別人手中的玩具掉了,孩子可以主動幫助他們拾起來。與人為善是尊重他人最有效的方法。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的心態平和、不急躁,對孩子的良好性格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家庭中經常發生爭吵的孩子,容易受到傷害,影響他們的心靈成長。
理解孩子,引導孩子適當發泄
家長應該理解孩子,引導他們適當發泄。例如,當內向的孩子受了委屈可能想哭時,家長可以讓他們趴在自己肩頭或抱在胸前哭一陣,事后再進行心靈安撫。家長可以給幼兒一點糖來放松緊張的心情,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傾訴,家長要認真傾聽并幫助他們分析。家長不要急于打斷孩子說話,如果家長沒有真正理解孩子的用意,孩子會更加急躁。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傾訴。無論采用哪種方法,讓孩子盡快解開心中的“結”是最好的。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家長要時刻注意給孩子留面子,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尊重要用尊重的方式教會。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是他們不節制自己情緒、與同伴交往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懂得表揚的藝術
家長要懂得表揚的藝術。不恰當的表揚會讓孩子反感,刺激他們一味追求獎賞,甚至認為表揚、獎勵是應該的。同時,不恰當的表揚還會讓孩子的自我認知出現偏差。
懂得批評的方法
批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恰當的批評往往不起作用,還可能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大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造成孩子的自卑等問題。通過以上的教育方法,家長可以幫助“窩里橫”的孩子逐漸改變行為,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人際交往能力。這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理解,以及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的互相學習和成長。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