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和老師溝通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2-21】
課堂中孩子說話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課堂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孩子不重視這一點,喜歡在課堂上說話,這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較低,所以有時他們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因此需要家長與老師多溝通。
選擇適當的時間與老師溝通
要與老師溝通,首先要選擇適當的時間,避免打擾老師的正常工作。最好選擇課后或閑暇時間進行溝通。老師的工作很忙碌,正常的課堂時間都是緊張的。這個時候,老師通常無法抽出時間和精力與你溝通,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師不愿意與你溝通。有時候老師會忙一陣子后忘記了這件事,所以選擇合適的時間非常重要。
鼓勵孩子舉手發言
其次,鼓勵孩子舉手發言。有些孩子喜歡在課堂上說話,因為他們正在與同學討論課堂內容。雖然這顯示出孩子認真聽課,但會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因此,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合適的。當孩子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們會注意控制自己的行為。
肯定孩子的優點并提醒正確行為
此外,家長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全盤否定孩子。當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時,這說明孩子很認真,也動起了腦筋,表明孩子具備較快的反應能力。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積極回答問題,在課堂上表現得很好。但是課堂是需要紀律的,如果每個同學都說話,老師就無法繼續上課了。如果老師允許回答問題時,你可以舉手發言!
及時與老師溝通請求配合
最后,家長要及時與老師溝通,請求老師的配合。家長可以請求老師在課堂上給予孩子一些友好的提醒、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努力表現所帶來的老師的關注和贊賞。對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在課堂上受到老師的表揚更能增加他們的信心。
如果家長能經常與老師保持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并結合課余時間的訓練,相信不久之后,孩子會養成正確的聽課方法和良好的注意力保持。
與老師溝通需要注意的事項
理性和明智
家長要與老師溝通時,要理性和明智。對老師的看法,家長要進行細致的分析,充分肯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當然,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看錯的地方。家長不必盲從,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設法讓老師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時孩子為了逃避懲罰可能會傳遞錯誤的信息,家長就更應該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只有在溝通渠道暢通的情況下,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
避免咄咄逼人和缺乏主見的態度
不要表現出咄咄逼人和缺乏主見的態度。有些家長總是說“交給老師就行了,該批評就批評,該打就打”,雖然這顯示出家長對老師的信任,但是家長應該明白,與老師溝通不是為了找問題讓老師解決,而是為了共同商討出有效的教育方案。老師并不喜歡與態度強硬的家長溝通,但老師也不愿意與毫無主見的家長溝通,因為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
摒棄對老師的偏見
摒棄對老師的偏見。家長不應該帶著先入為主的不良印象去對待老師,年輕的教師也有自己的優勢,他們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喜歡;年紀大的老師可能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可能也有一些固定的思維方式。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因此,家長們在與老師溝通時首先應該摒棄自己內心對老師的偏見。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黃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漢語國際教育
- 李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會計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張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 賴教員 華東理工大學 軟件工程
- 殷教員 中國政法大學 英語
- 嚴教員 清華大學 數學
- 辛教員 新疆大學 師范類物理學
- 王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張教員 北方工業大學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的設計與測試))
- 徐教員 香港的大學 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