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26】
如何幫助孩子管住自己的行為
建立家庭規則
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自控力,家長需要首先創造一個規則可以約束所有家庭成員的環境,并且平等地遵守這些規則。家長示范出正確的行為榜樣,例如不允許在吃飯時看電視,家長也要遵守這個規則,不能因為自己是成年人就享有特權。正如塞涅卡所說:“能約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因此需要樹立良好的榜樣。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為時,首先應該從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開始。例如,要讓孩子按時睡覺,小學生可以定在九點左右,中學生大概是十點十點半。另外,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如果超時了,當天就不能吃零食或看動畫片。同時,還要培養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可以從整理書包開始,逐漸要求孩子整理書桌、衣柜和房間,培養他們保管物品和高效率處理事務的習慣。
制定好規矩
有時候,孩子會出現無法控制自己言行或沉迷于某件事情的情況,這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制定一些規矩給孩子,如俗話所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規矩后,家長需要監督孩子的言行,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自己。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改變自己,變得自律。
家長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控力,家長首先要自己具備良好的自控能力。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問題和壓力,家長都不應該向孩子展示負面情緒。特別是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更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氣,以平和冷靜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并改正錯誤。
導致孩子管不住自己行為的原因
父母經常吵架
不和諧的家庭關系會讓孩子長時間處于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狀態。年幼的孩子判斷能力較差,當他們看到父母爭吵時,往往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甚至懷疑父母是否不愛自己。這種爭吵行為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行為榜樣。孩子可能認為爭吵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而且負面情緒不需要控制,只要感到不愉快就可以大聲發泄。
父母疏于照顧,缺乏親子溝通
孩子的自控力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和教育。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采取漠視的態度,對不守規則的行為放任自流,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的放縱和溺愛是導致孩子管不住自己行為的原因之一。這種家庭環境培養出來的孩子通常成熟較晚,習慣享受成果,同時也滲透著對“心想事成”的渴望。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