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比別人更聰明 只需多走半步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3-12-29】
想讓孩子更聰明,關鍵在于敏感期
敏感期的重要性
1799年7月,在法國南部的阿維龍地區,發現了一個12歲的野孩子。他被稱為“阿維龍的野孩”。這個名叫彼得的野孩子既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任何語言。他甚至不會使用工具,經常從監視網中逃脫,逃離人們的看管。起初,人們以為彼得是智力障礙的聾啞人,但后來發現他和正常人沒有區別。一位醫學研究者嘗試指導彼得學習說話、學會禮儀和使用工具,但除了掌握一些簡單的單詞和一些自制力外,彼得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彼得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完全恢復正常。這表明,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錯過了特定的敏感期,要完全發展變得非常困難。這個特殊的時期被稱為“敏感期”。
敏感期與大腦發育
敏感期直接影響著人的大腦發育。大腦中的神經元是一種細胞,外界環境的刺激和行為習慣會讓這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當人處于敏感期時,大腦中的神經元連接最為緊密。根據外界刺激的強弱,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會發生變化,有些連接會變得更緊密,有些則會逐漸消失。在敏感期,如果神經元得到足夠的刺激,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有益。彼得在語言和文明修養方面沒有取得進展,正是因為錯過了敏感期。即使在青少年期后期提供良好的環境來彌補,也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提供刺激的外部環境
對于處于敏感期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提供能夠充分刺激大腦的外部環境,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孩子3歲之前,通過一些能刺激五感發展的游戲,讓孩子的感覺器官得到充分發展,從而刺激大腦中的感情中樞與語言中樞。記憶力和思考能力的形成始于孩子大約5歲的時候,所以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要用豐富的語言刺激他們的大腦,為他們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很多人在早期沒有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大腦鍛煉機會,只是盲目追隨所謂的早期教育,忽視了孩子身體成長的規律,讓孩子過早接受過于狹隘或者過于強度的訓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并沒有得到糾正,反而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身上采用這種方式。在孩子的五感還未完全發達時,過早讓他們接受語言訓練或是灌輸過于高難度的科目,會耽誤大腦訓練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會阻礙孩子更好地發展。與不適合孩子年齡的早期教育相比,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刺激大腦,才是最有利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根據孩子能夠接受的刺激強度,讓他們接受比現有水平高半個或一個水平的行為習慣訓練,這是有效方法,不會讓孩子失去興趣。
結語
想讓孩子比別人更聰明嗎?那么,請您放下虛榮心,從孩子的實際水平出發。了解孩子所處的階段,然后給予稍高于原先水平半步的教育,您就是孩子眼中最有意思、最了不起的老師了。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萬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英語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