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兒童美術教育
【作者:劉教員,編號63761 更新時間:2014-02-26】
兒童美術教育包括三層含義
1、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學前兒童喜歡涂涂畫畫,他們對兒童美術教育應為學前兒童提供情感溝通與滿足的機會。
2、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種創造教育,是以培養學前兒童創造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每個兒童都有美術創作的潛能。在兒童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來既可笑又可愛的形象,如不合邏輯的構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隨意安排的空間構圖等。這些都是兒童從自身經驗出發,經過大膽想像而創造出來的。因此,兒童美術教育應當鼓勵和指導兒童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藝術表象,并通過大膽想像藝術地表現自己的體驗。
3、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操作教育,是培養學前兒童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創造美的過程。兒童需要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他們需要用腦去想像、理解相加工審美意念,用語言表達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
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1、美術教育能健全兒童的大腦,開發智力。
2、美術教育能促進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3、美術教育能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4、美術教育可以塑造兒童良好的個性。
傳統少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美術教學,注重臨摹,忽視兒童的個性表現常用簡化了的圖形做為形象表現的模式,通過臨摹灌輸給兒童,把學簡筆畫稱為讓兒童掌握繪畫“詞語”。兒童在成長中,模仿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為主地教他們畫一些模式化的東西,就會使兒童形成定勢,兒童學會了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畫里,就出現了所有兒童畫一個模子的太陽、大雁、花、樹……。比如常見少兒園的孩子用一條折線畫大雁,他們從老師那值得到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這個符號代表鳥,他們不知道繪畫形象來源于生活,他們不懂得通過自己觀察發現各種形態特征的鳥長得是不一樣的,臨摹教學使兒童對生活中的美無動于衷,對生動有趣的物象不會畫也不敢畫,每個孩子的畫沒有個性。
2、傳統的美術教育忽視兒童成長的歷程,教材內容脫離兒童實際 如教材內容由簡到繁,從成人的眼光看兒童的造型能力發展,認為:物象的形狀越簡單,兒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從簡單形到復雜形安排,以體現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所以教材規定由平面形開始: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形……看來這種安排似乎是符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實際上兒童生來認識世界并不以形的繁簡來發展認識,他們喜歡畫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人和事,他們一開始拿筆畫畫就先會畫人。兒童在成長中的思維常常產生掌握世界、了 解世界,并證明世界神奇的沖動,兒童圖畫常表現了人類發展中各階段的創造力,他們能把大千世界中變化萬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現出來。實踐證明兒童繪畫題材并不存在繁簡問題,我通過教學實踐了解到,富于變化的復雜形反而易于被兒童接受,如,中學教材中的旅游鞋、自行乍、古建筑……,都是兒童寫生的好題材。
3、傳統美術教育的評估標準,壓抑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只以象不象為評價作業 的標準,忽視了藝術中的多元化表現。(戎安娜:《我國傳統兒童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怎樣正確進行少兒美術教育
一:兒童美術教育就應該“還孩子以率真的童年”
倡導提高中國孩子的創造力,還他們以率真的童年,在美術教育里面釋放孩子的天性;讓美術屆和教育屆的官方權威機構通過兒童美術事業得到很好的結合,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化。
二:家庭美育環境是兒童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美育,能夠帶給孩子和父母多少美好的溝通、能夠點燃多少父母已經遺忘的藝術熱情、又能對生活的質量有多大的提升,一個知曉藝術、知曉美的家庭中出來的孩子必定有著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所以,我們希望能通過努力把“藝術教育”從人為設定的功利架上解放出來,還藝術一個真正的意義,讓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情感、幻想和快樂。
三:走出少兒美術教育誤區
一、準確把握幼兒美術教育的目標定位。
少兒美術教育目標應定位在孩子的終身受益上,而不能只限于年齡階段。年齡特征強調的僅僅是此階段少兒的一般規律,我們應該從每個孩子具體的發展需要出發,將目標的定位指向塑造個性、開發潛能和培養創造力上,使孩子終身受益。少兒美術教育的目標還應該把培養能力放在比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上。當然,沒有知識和技能支撐的活動是不存在的,但是知識和技能應是少兒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多方面的經驗,而不純粹是通過記憶儲存起來的特定的知識與技能。所以傳授知識和技能與培養能力應該整合在一起。
二、準確把握“教”與“學”的關系
少兒美術教育領域的“教”與“學”跟其他領域一樣,確是一對比較難以處理好的矛盾。要解決好這對矛盾,教師必須堅持“既要尊重少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原則。尊重少兒的主體地位,就是支持少兒的自主發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則是堅持在支持中引導,使教育與發展融為一體。具體地說,在少兒美術教育中,要從孩子的發展規律中了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讓少兒在感受體驗、操作嘗試、探索發現中去理解知識、學習技能。
三、正確處理“即時效應”與“終身發展”的關系
應根據少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為少兒選擇既貼近生活又讓少兒感興趣的美術教育內容。教師也可以結合各學科教育活動開展美術活動。如:在講故事以后,引導少兒用美術(繪畫、泥塑、小制作)來表現故事內容;又如外出參觀回來,教師可以讓少兒用繪畫來表現參觀時的情景。
四、正確處理“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的關系
在少兒美術教育中,教師應重視過程評價。首先,要重視少兒參與美術活動的情感、態度,關注少兒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幫助少兒建立自信。其次,評價中要重視少兒的探索與創造精神。教師應允許少兒在創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納孩子不同的創作結果,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再次,要重視培養少兒在創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的勇氣。應該看到,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發展的特點。這樣,我們的評價對孩子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
美術活動是兒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對孩子來說既是玩畫游戲,同時又是一種再創造。同時,兒童美術教育同專業的美術教育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兒童美術教育主要靠發展直觀知覺,通過觀察、體驗、記憶、聯想、創造等一系列活動,調動人的一切感官,讓兒童自己去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兒童美術是綜合性教育,需要利用多種媒體對兒童進行刺激,使他們產生創作的欲望和沖動,順應兒童自然發展,把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完善創作所要表達的感受。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
-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
- 康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機械
- 梁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藥學
- 劉教員 北京大學 集成電路工程
-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
- 王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管理學
- 朱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