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3-01-16】
時間管理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善于管理時間的人,總能高效地完成任務,并取得良好成果。而一個高效的人,也必定是具有時間觀念,并且善于合理安排時間的人。
這一點,無論對于以工作為重任的大人,還是以學習為主業的孩子,無疑都是至關重要的。
其實,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孩子就對時間慢慢有了感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讓孩子逐漸養成重視時間的良好意識和管理時間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因為還不認識鐘,所以孩子們一般是沒有太多時間觀念的,也有不少孩子甚至習慣了磨蹭。有不少家長向我抱怨:孩子做事情太拖拉了,每天起床都不晚,但是洗臉要拖,刷牙要拖,吃飯還得拖,這樣一拖再拖就只能上學遲到了。
幼兒園還好辦,老師一般不會太計較上學遲到這件事。但是家長也需要考慮,孩子以后上小學了,該怎么辦呢?進入小學,老師對于紀律和秩序都比較重視,尤其是剛升入小學階段的時候。所以,為了孩子今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在幼兒園階段,我們就需要逐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時間管理能力。
那么,家長可以怎么做呢?
1.引導孩子認識時間
首先讓孩子對時間有個基本認識,了解過去的時間是不能回來的,并對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時間概念有個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認識時鐘,讓他們對每天的時間有個大概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告訴他們每天什么時候該吃飯,什么時候該睡覺,什么時候該起床和上學等。這樣,他們就會對人們每天的作息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后,家長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戲或玩的時候,可以一次約定一個時間段。這樣可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十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一個小時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可以學會珍惜時間,并意識到失去的時間是不能重現的。
2.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我們就可以逐漸培養孩子在時間上的自律意識。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和孩子約定做一件事的時間,比如玩電子游戲,可以約定從什么時間開始,玩到什么時間結束。
在約定時間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自己當裁判,親自下令開始和結束。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先決定看多長時間,然后讓他自己監督自己,如果超過時間家長再督促。
有一次,我和女兒伊伊約好玩半個小時的游戲。伊伊爽快答應了,在游戲過程中,她會主動關注過去了多少時間,當已經達到半個小時,也會主動結束游戲。這也令我感慨,其實孩子是最遵守時間和規則的,只要家長稍加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得很好。
3.糾正孩子的拖延習慣
孩子總喜歡拖延、做事愛磨蹭,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我們要知道,孩子愛拖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時間觀念和自律意識。
當孩子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僅要讓孩子認真做,還可以讓孩子自己預計完成時間。讓他們知道時間都是自己的,當事情認真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自由支配時間,可以自行安排。孩子一旦成為時間的主人,做事效率就會很高,也不會養成喜歡拖延的不好習慣。
4.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事情有輕重緩急,要先做重要的事情,還要學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對于有作業的孩子來說,作業比玩耍重要,所以回到家先做作業,完成以后再玩。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教孩子制作時間清單,把自己每天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還可以教會孩子制訂計劃,比如周末如何安排,每個月想要完成的事情等等。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