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05】
1.區域概念: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地球空間單位 2.區域的屬性:一定的面積、 形狀 、范圍、邊界、有明確的區位特征。
3.區域的特征:差異性(行政區邊界明確,干濕地區邊界具有過渡性),整體性(區域內部特定性質相對一致)、層次性(東北平原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以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
5.長江中下游平原由若干平原組成,水系密布,土質黏重,影響早期的農業生產,由于船的使用,稠密的水系反而促進了發展
6.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初期階段—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成長階段— 人地關系開始出現明顯不協調;轉型期— 人地矛盾尖銳;再生階段— 人地關系由緊張走向協調
7.地理信息技術: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
8.遙感(RS):a原理:不同的地面物質和地面物質的不同狀態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不同。b、應用: 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的廣泛應用,除了森林火災、洪水監測外,還廣泛應用于農業、地質、海洋研究、環境監測等許多方面。
9.全球定位系統(GPS):(1)概念: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稱為全球定位系統,(2)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
(3)地位:GPS衛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組成,全球任何地點在任何時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4顆GPS衛星。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能提供準確的三維信息(經度、緯度和高度)和時間。四顆衛星可確定運動物體
速度。(4)組成:空間部分— CPS衛星星座、用戶部分— GPS信號接收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10. 地理信息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汁算機系統,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
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查詢檢索、空間分析等功能,還可對區域內自然資源和條件、區位和交通條件、人口和勞動力條件,以及經濟和社會條件進行更精確的分析、評價。對環境和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及評估預測。
11.. 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已得到推廣,如110指揮系統、119火警指揮系統,120急救指揮系統等。
12.數字地球: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數字地球是將不同空間、時間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并進行立體的,動態的顯示,能為復雜的生產、研究活動提供實驗條件和試驗基地。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荒漠化: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區的土地退化現象,由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共同影響,主要有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漬化
2.能源基地建設措施:①擴大煤炭開采量 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 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3.變輸煤為輸電優勢:優化能源結構、提高經濟效益、減輕交通壓力、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4.能源的綜合利用:山西產業結構的變化
⑴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⑵六五時期,實現了能源的綜合利用
①構建了煤一電一鋁、煤一焦一化、煤一鐵一鋼三條產業鏈。
②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產業結構由單一結構變為多元結構、原料工業超過采掘業占主體地位、產業結構升級,經濟效益提高。5、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1.能源開發利用必須與生態環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⑴大面積開挖地表,排棄大面積土石,若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⑵燃煤發電、洗煤、煉焦等重化工業的發展極易造成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2.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術 ⑵調整產業結構 :a、對原有重化工業調整,使
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b、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 (環境問題的根源: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⑶“三廢”的治理:煤矸石——發電供熱回填;煤泥——干燥后再利用;廢氣——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廢水——沉淀池凈化。
6.田納西河流域的基本情:位于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屬于密西西比河的二級支流,發源于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7.山地是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因此應保護好它的植被生態;河流是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過程中要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河谷平原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8.田納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較大利: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弊:使得陸路交通不便,河運突出⑵氣候 :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⑶水系: 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量季節分布不均,河流水量不穩定。⑷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磷、鋅、云母等。9.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
1.土地退化 長期高強度地種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2.植被破壞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和獲取煉銅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礦山開采也破壞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
3.環境污染 煉銅企業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0.流域的綜合開發: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簡稱TVA)將河流的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并結合資源條件對流域進行綜合開發,同時對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治理。在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實現了統一開發和管理。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1.①范圍: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②地位: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③特點: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地理條件分析:①東北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區,雨熱同季。熱量和水分條件基本上可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農作物生長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劉教員 南開大學 商務經濟學
- 徐教員 山東英才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麥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康復作業治療
- 李教員 北京林業大學 應用統計
- 鮮教員 河北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 鐘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 孫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網絡空間安全
- 連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物理
- 吳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 江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