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6-19】
用格言的道理來教育孩子
孩子怕嬌慣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有一種方法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運用格言的道理來教育孩子。下面我們將介紹一個家長是如何巧妙地運用格言來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有一位家長發現,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變得有些嬌慣。以前他是一個勤勞的孩子,會自己爬、自己站起來,但當他發現姐姐會幫他撿東西時,他開始變得懶散,認為別人可以為他做一切。他會用手指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姐姐就會立刻給他拿過來。而如果有人不按他的意愿行事,他會大喊大叫,用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
讓孩子自己干
家長意識到,孩子需要明白自己應該干自己的事情。為了教育孩子這個道理,這位家長決定從小事做起,讓孩子自己洗手帕。在教孩子洗手帕的過程中,家長結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反復教導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的道理,并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其中的道理。當孩子理解了這個道理后,家長啟發他,問他皮球滾了,應該由誰去撿回來?孩子會心地笑了,背誦著“自己的事自己干”,并自覺地將皮球撿回來。從此以后,家長決定讓孩子自己干他能干的事情,不再包辦代替。
格言的教育效果
家長發現,格言和名句具有高雅的意境,簡潔明了,容易記憶。用這些格言和名句來啟發教育孩子,會給孩子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比起俗套的嘮叨和生硬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孩子不僅容易接受,而且能夠轉化為自覺行動。為了幫助孩子記憶格言和名句,家長開始搜集和積累這些句子,用來武裝孩子的頭腦并指導他的行動。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記憶,家長將每一句格言和名句都寫在一張紙上,先教孩子背誦,再啟發他構思,并畫成漫畫。雖然孩子還不識字,但家長希望他能自己做個記號。孩子對這個方法非常感興趣,每背誦一張紙,他就會涂鴉一張,有時甚至會連續涂鴉幾張。令人驚訝的是,孩子能夠記住每一張涂鴉中所表達的格言和名句。這種超常的記憶力讓家長感到非常驚喜。
結語
運用格言的道理來教育孩子,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讓孩子自己干自己應該干的事情,并結合高雅的格言和名句,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自覺性。家長們可以嘗試這種方法,讓孩子在教育中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劉教員 北京大學 信息地理
- 黃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信息地理
- 郭教員 四川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 鄭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熊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會計
- 霍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謝教員 內蒙古科技大學 建環
- 馮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 魏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彭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