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回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4-19】
老師說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回應?
如今老師最怕孩子聽話
如今老師最怕孩子聽話,聽話的孩子,家長自然省心,聽話的孩子家長自然而然也就省心了,面對家長的擔心,老師卻有話要說:
“既然孩子聽話,他們自然也不愿意聽話,聽話的孩子,家長自然也不滿意,就會管教孩子,這也會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管教不嚴而孩子更不聽,雙方的矛盾由此產生。”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的叛逆期是正常現象
其實孩子不聽話,家長有時候真的不用太過擔心,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個現象,孩子長到14歲左右,正是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更加地不聽父母的話,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到了青春期,翅膀硬了,就不聽話了,所以無論父母說什么,孩子都會用哭鬧來對抗。
其實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在肢體動作上和父母相對抗,并不代表孩子長大了,父母沒有長大。他們在行為上表現出與平時不一樣的舉動,甚至還出現語言攻擊行為,所以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正確對待。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和孩子溝通呢?
耐心的聽孩子說話
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傾聽和孩子的說話的方式,因為我們總是因為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的話不僅不會使孩子聽話,反而會讓孩子和我們產生距離感,變得更加固執。
家長們要耐心的聽孩子說話,可以在孩子提出一個無理要求的時候,讓孩子來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話孩子就能夠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還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耐心的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所以當家長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還是要學會耐心的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會不斷的成長,因此也就會變得更加的耐心。
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家長們總是不耐煩的去說一些讓孩子產生誤解的話,那么就會激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叛逆,而且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們所表現出來的不耐煩,其實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好的情緒。
所以說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中的壞情緒帶到家里,不然的話是會影響到孩子的。
各個階段的叛逆期
第二個叛逆期: 7-9歲的小大人兒
孩子在7-9歲的時候,就會迎來一個獨立的小大人兒,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外面的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他們會發現原來自己和別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并且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對很多事情開始產生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這個時候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是小大人兒了,所以他們就會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家長的重視,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太過于急躁,要知道我們都是過來人,不可能在管教的過程中一下子就把控好。

第三個叛逆期: 12-15歲的青春期
這個階段一般是在12-15歲之間,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的身體發育迅速的成熟,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了,但是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于是遇到事情還是需要父母來幫助。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心理發育不夠了解的話,就會認為孩子到了這個年紀是青春期,不用擔心,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尊重,信任,而不是控制。
孩子能夠獨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斷能力,也就會和父母產生矛盾,而這個時候,父母沒有能力去理解孩子,不愿意去傾聽孩子,去接納孩子,孩子內心的不滿,就會通過叛逆的行為,向父母表達出來。
叛逆期是孩子修正童年的最后機會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的行為,很多家長會感嘆,孩子小時候很乖,什么話都聽老師的,怎么現在開始叛逆了呢?
其實叛逆不是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沒有幫助孩子糾正和建立正確的三觀。
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模仿父母,所以家長要多花時間跟孩子相處,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孩子溝通交流,這樣,孩子也不會叛逆了,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