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失敗不敢嘗試怎么去引導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15】
孩子怕失敗不敢嘗試怎么去引導
用“同理心”面對孩子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挫折,對于他們來說,這些逆境可能是巨大的打擊。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問題,而是要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的心態。我們應該試著回憶自己小時候面對類似情況時的感受,與孩子保持共鳴。
父母應該正面“輕視”失敗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以免心慌意亂。然而,當我們真正行動起來時,就不要被“失敗”的思想所束縛。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失敗是常態,沒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失敗了,下次再來一次就好。
不要總是強調事情的結果
很多家長給孩子設定明確的目標,比如“衣服要洗得干干凈凈”、“房間不可以有一點垃圾”。雖然這樣給孩子清晰的任務定位,但也給孩子帶來了無形的心理壓力。孩子會擔心自己無法出色地完成任務,從而產生畏縮心理。其實,孩子第一次嘗試做事情時,家長并不需要給他們設定太高的目標,只要孩子能夠完成就好。
孩子作為“新手上路”,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但關鍵不在于結果,而在于孩子是否學會了操作流程。就像剛來一天的工廠學徒,第一天不可能就能熟練地操作機器,要先讓他們了解機器的運行原理。
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我們更不應該給孩子貼上“不自信”的標簽,因為這樣會傷害孩子并讓他們感到尷尬。我們越覺得孩子沒有信心,孩子就越會在我們眼中表現出不自信的行為,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相反,當我們更多地關注和發現孩子的努力,并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時,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孩子怕失敗不敢嘗試的原因
經常被恐嚇
恐嚇是中國父母經常使用的育兒手段,他們利用成年人的認知優勢,通過制造恐懼來對孩子施加壓力。比如,不想讓孩子碰某種東西,就會說這東西十分可怕,碰了會有什么后果。如果孩子經常被這樣恐嚇,就會產生恐懼心理,膽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小。
孩子經歷了一些失敗的挫折
每個孩子天生都充滿熱情和好奇心,就像那些剛學會爬的寶寶,他們會到處“涉獵”、亂摸、亂扯拉,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嘗試。唯一能讓孩子停止嘗試的,就是他們經歷了一些失敗的打擊,這會破壞他們的自信和自尊。
比如,系鞋帶不成功、打破水杯、摔倒在攀爬梯子上、被跳繩絆倒、疊積木倒塌……這些小挫折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生。因為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這些都是必經的坑和小山丘。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