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3-12-28】
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胎兒期開始
胎兒期
孕婦在胎兒期應該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包括按時進餐、睡眠、工作、學習、休息、娛樂和散步等。這樣的規律生活可以給胎兒提供積極的感應時間,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
初生到1歲
在初生到1歲的階段,嬰兒會逐步適應新環境,并根據母親為他們安排的生活習慣形成初步的時間觀念。例如,他們會在吃奶的時間哭鬧表示饑餓,吃完奶后一定時間內排尿,然后會要求換尿布。當他們吃飽、睡飽后,會要求母親抱起他們玩耍,玩累了會在規定的時間自動入睡。如果母親沒有時間觀念,不按規定時間安排嬰兒的生活,嬰兒的生活就會混亂,無法建立條件反射和良好的時間觀念。
1歲至2歲
在1歲至2歲的階段,孩子已經能夠自由行走,雙手可以做一些小事情,并且能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愿。父母可以通過指示動作和語言來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例如,每天早上孩子醒來后會爬起來要求起床、穿衣;然后會指著毛巾要求洗臉、洗手;接著會走到桌邊要求吃早餐。當到了上托兒所的時間,母親上班了會揮手表示再見,晚上累了會走到床邊要求睡覺。這種時間觀念一旦形成,孩子會逐漸自覺地按時行動,養成遵守時間、不拖拉的好習慣。
固定睡覺時間
給寶寶固定的睡覺時間非常重要,因為睡覺時間越固定,孩子們越容易執行。但由于小寶寶的時間概念尚不清晰,所以固定的睡覺準備活動會使孩子想到上床睡覺的時間。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動畫片結束了,寶寶該上床睡覺了。”適宜的準備活動可以是讀書、講故事或聽音樂。但要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活動,比如打架或玩球,這會讓孩子更興奮。一旦確定好上床睡覺的時間,就不要改變。不要以“天黑了”作為孩子上床睡覺的標準,因為夏天白天很長,這樣的說法會引起麻煩。
2歲到3歲
在2歲到3歲的階段,孩子已經能夠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要求,這時候可以讓他們接受時間刺激來鍛煉語言能力。例如,可以教孩子每天早上7點鐘起床、7點半吃早餐,8點鐘上托兒所,下午4點或5點接回家,6點或6點半吃晚飯,晚上8點半上床睡覺。可以給孩子一個玩具鐘,讓他每天撥動指針到一定位置表示當時的活動時間,逐漸讓他們感知時間,懂得按時作息。此外,還要幫助孩子嚴格遵守時間,比如畫圖、玩玩具、做游戲等都要按時進行,按時結束。從小培養守時、遵時、惜時的意識,讓孩子對時間有緊迫感。因為如果不抓緊時間,孩子的注意力會分散,思想不集中,就無法很好地完成應該做的事情。當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就不會做事“慢吞吞”、“拖拖拉拉”。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