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家庭教育孩子的十條法則,供父母參考!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3-12-24】
俗話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孩子的成就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猶太父母常常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猶太父母之所以常常培養出天才,那是因為他們了解孩子的秘密,并摸索出了一些重要規則。
1、鼓勵孩子獨立
2、凡事都是先難后易
3、信任是最好的回報
4、外表并不是一切
5、接受孩子的雜亂無章
6、讓孩子玩得盡興
7、尊重自己的家庭
8、自我努力實現目標
9、培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10、關注孩子每一點成就
猶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在教育路上
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知乎上曾有個問答: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平庸的?
有個高贊回答是:缺乏內驅力。
而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就是年幼孩子“內驅力的”源頭,因此一旦父母在教育上偷了懶,緊靠孩子的自覺性,就很容易失控。
因為孩子本身年紀小,不懂得自律,不懂得堅持,缺乏自驅力,這時候必須要有成人的陪伴和督導。
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你不約束孩子,那只會讓他越來越放縱自己。
別溺愛孩子
適當讓孩子吃苦
一直很認可一句話: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完一生的道路,卻忘記了寵愛過頭便是溺愛。
溺愛是一副枷鎖,會鎖住孩子前進的腳步,最后讓孩子和父母都付出代價。
因此,下面這五種溺愛方式千萬要不得:
1、特殊待遇,輕易滿足
2、過分注意,包辦代替
3、一味護短,當面袒護
4、生活懶散,不做家務
5、快樂教育,放任自由
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終要自己學會面對一切,真正愛孩子,就要舍得讓他吃苦。
要想教育好孩子
努力做到“六戒”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的,對于孩子教育方面都是很認真的。
但有時候總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思想強加給孩子,反而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其實,要想教育好孩子,要注重教育方法,努力做到“六戒”:
一戒對孩子沒禮貌,要學著跟孩子說“對不起”;
二戒專制家長作風,要學會尊重孩子,不強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意愿;
三戒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不要催熟成“小大人”;
四戒動不動就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五戒把孩子扯入家庭矛盾的漩渦中,逼孩子站隊;
六戒教育上的情緒化,學會控制情緒,冷靜下來再跟孩子好好溝通。
作為家長,應努力了解、理解并信任自己的孩子。
父母的以身作則
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在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看來,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
父母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人生的好榜樣。
在給孩子做榜樣時,為人父母應注意把握幾個原則:
1、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
2、懂得只有正己才能化人
3、摒棄錯誤的言行舉止
4、說話做事要言而有信,擲地有聲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給孩子做好榜樣,每個孩子都能有好榜樣可學。
父母不“狠心”
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作為家長,你是想讓孩子快樂自由地成長?還是想逼孩子一把?
我們之所以會對這個問題產生困惑,其實是我們在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一個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理想中,我們認為要給孩子快樂教育,遵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成長。
但現實情況卻是,這是一個變化迅猛的時代,這是一個一不小心就會被社會淘汰的時代。
我們都想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童年,但同時我們也要想想: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孩子到底擁有哪些能力,才不會被殘酷的時代所淘汰?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現在不狠心逼孩子學會“72變”,將來誰來幫他擋“81難”?
孩子總有一天要脫離父母保護的羽翼,現在對孩子太仁慈,將來孩子根本無法承受生活的
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每個愛孩子的父母都要舍得狠心。
現在舍得管教孩子,將來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