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學生克服馬虎的缺點
【作者:陳教員,編號67103 更新時間:2014-09-22】
一、糾正馬虎的意義
孩子成績在95分以上,有的甚至差個1、2分就能滿分,家長懊惱、孩子嘆息,這可以理解。但單從數字上看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因為他們與得滿分的孩子相比,至少在知識點的掌握上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如果孩子三番五次出現這種無謂丟分的情況,就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了。因為馬虎一旦形成習慣,到了大一點、到了中學就不容易克服了。有人說馬虎不算錯:不是自己無能,失誤只因輕敵。其實不能這樣認為,馬虎與無能,其造成的錯誤結果是一樣的。這對將來的升學之路乃至大考,都會構成巨大的障礙,要知道到那時1、2分之差可是會讓一大批的孩子“倒下”。×硗,讓孩子從小養成做事嚴謹的習慣,對他的一生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造成馬虎的原因造成孩子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生理和心理發育不成熟。小學低年級學生手指運動還不完善,感知事物還不夠精確,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稍弱,精細動作顯得有些笨拙,做作業和考試時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情況。低年級學生的無意注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注意的廣度也不夠大,描述事物會顯得不完整,學習中顯得粗心大意。低年級學生知識經驗缺乏,尚不完全具備意義記憶的能力,另外思維形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思維的綜合能力較差,這些都容易造成馬虎現象的出現。
2.性格問題。做事大大咧咧、想問題急性子的孩子容易馬虎。
3.態度問題。把學習不當回事、有厭學心理的孩子出現馬虎就不足為怪了。
4.熟練問題。對知識半生不熟、對知識系統貫通不夠的孩子也容易丟三落四。
5.情緒問題。學習中緊張焦慮、難以靜心,考試時患得患失的孩子常常易出現馬虎、顧此失彼現象。 馬虎問題要認真對待,要分析造成馬虎的原因,對癥下藥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應對馬虎的策略
對于孩子的馬虎現象,家長先不要有急躁心理,孩子的馬虎需要用時間、用方法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加以克服。下面我主要談談對小學低年級孩子出現馬虎現象的應對策略,對高年級孩子也有參考意義。
1. 環境
孩子在學習時,家長要給他創造一個舒適、安寧的環境,讓他心無旁騖,專注于學習。為此,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在他視力可及和觸手可得的地方不要有玩具、漫畫以及其它吸引他的東西。
2)家長要盡量配合,若非要看電視等,盡量小聲或戴耳機;接打電話,盡量遠離孩子(陽臺、密封好的房間甚至出戶都可考慮);接待客人盡可能安排在周末或另尋他地。
3)不要輕易去打擾孩子,有些家長喜歡在此時噓渴問饑,這些都應該在孩子學習前或中途休息時準備好。
4)在學習前,提醒孩子做好文具、書、本的準備工作,免得中途分心。
5)如果此時家長也在學習、伏案工作,這樣的氛圍就更理想了。
做到以上幾條,就能基本保證孩子專心學習,而專心是減少馬虎的前提條件。
2. 在做作業過程中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盡量不要在他身邊,更無需指指點點(孩子剛上學的一段時間除外),那樣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和助長他的依賴性。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記住一點:由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記得最牢、最穩固。如果孩子在做作業時確實需要你的幫助,可按以下步驟執行:
1)提醒他把題目再好好看一遍,這時家長在邊上也應該看看題目,在心里盤算著,為以下步驟做準備;讓孩子再看一遍題目好處有二:a.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這是愛馬虎孩子的弱項;b.有時再看一遍題,問題或許就已解決。如果這樣,以下步驟可免。
2)家長做一些提示、啟發,也可以翻翻書本、筆記等,找找上面有沒有類似的例題,因為剛學過,孩子通常能記住;另外讓孩子養成不會做題要先看書和筆記的習慣,這對今后學習非常重要,好多孩子一不會就開口問,自己不先想辦法,養成依賴性是學習大忌。
3)前兩步都不行了,家長再給他講解,如果您能指出他不會做的癥結所在就更理想了。
4)實在都沒辦法了,讓孩子自己打電話求教學習好的同學、甚至是老師。
以上不管走到哪一步,總的原則是:
a.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解決多少就收獲多少,減少依賴性,實在不行大人再幫忙;
b.務必讓孩子徹底弄懂。
3. 作業的檢查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在做完作業后一定要養成檢查一遍的習慣。剛上學的孩子可采取自己先檢查,家長后檢查的方式;慢慢的要過渡到自己檢查,家長監督(不檢查)的方式。事實上,讓孩子留點錯,老師批改后回來訂正的效果往往比家長全面糾錯、萬無一失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前者能讓孩子記得牢,而后者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習慣。另一方面,家長的逐漸放手,孩子才能逐漸獨立,獨立的孩子才會對解決自己的馬虎問題有責任心。
4. 作業的糾錯
這分兩種情況:當天作業在檢查中發現錯誤的糾正和第二天發回作業本上的錯誤糾正。不管是哪一種糾錯,都要讓孩子分析一下,這些錯誤是怎么造成的。是審題不清錯誤理解了某個條件?是看錯了、看丟了某個符號?是想當然地思維跳躍弄錯了某個邏輯環節?總之,改正馬虎錯誤時,要有意識地分析原因,在更正中強化一下容易出錯的環節。必要時把出錯的題記下來,建立一個“錯題本”,這樣堅持做下來,馬虎出錯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了。另外,每天做作業前,必須先認真糾正頭天作業里的錯誤,這個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知識是連貫的,前面的錯誤沒糾正,后面就有可能錯上加錯。
5. 考試時如何防止馬虎
考試馬虎是平時做作業時馬虎的延續,但考試馬虎錯誤后果更加嚴重,所以考試前家長必須教會孩子掌握以下幾點要領,讓他在考試中盡量減少直至杜絕馬虎。
1)考試時首先要心平氣和,不要慌慌張張。低年級考試的題量不會太大,老師出題時已充分考量過,所以考試時按正常速度做即可,不必太著急、慌里慌張。讓孩子吃個定心丸,增強信心。
2)做題前要提示自己認真審題,弄清題意再動手解題。磨刀不誤砍柴工,寧可多花點時間看題也比看錯題導致整道題全錯強得多。
3)做題中要專注、仔細,保證思維過程的連續性和準確率。監督自己的思維過程不出錯有一個叫做“默讀監督”的小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把思維過程在心里默讀,邊做邊默讀思維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有另一個“我”在監督這一個“我”做題,這是一個簡便易行的克服馬虎的方法。
4)做題時以我為主,切忌東張西望。一則有可能會讓老師誤以為你在作弊,從而影響情緒;二則如果你邊上有做題快的,就會引起自己的緊張,從而導致出錯。
5)遇到試卷字跡不清、數字模糊時,一定要問老師,不要想當然、馬馬虎虎,以免鑄成錯誤。
6)做完試題,如果有時間一定要檢查一遍,盡量用與試題相反的方向進行檢查,即加法用減法、乘法用除法檢查,以避免習慣性的錯誤。
7)對“馬虎”的簡單定義是:會做的而沒做對或做好。事實上,出現這種現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時間很充裕也出現馬虎,這可按以上方法糾正;還有一種是由于時間緊迫造成會做的也沒做對,這通常是因為做題過程中出現卡殼,使得做后面的題目時因為時間不夠而匆忙應對,這時就難免會把會做的題也做錯。應對小方法:做題時遇到不好下手的,考慮一會兒,不行用鉛筆做個明顯記號后跳過做以下的題,都做完后再返回對付做記號的題。
6. 三點說明
1)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學習馬虎的孩子,通常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上也存在丟三落四的現象,所以糾正孩子學習馬虎問題,家長還應該重視對他生活細節的鍛煉:如讓他自己整理房間、收拾書包、文具等,加強他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責任心,這對孩子克服學習上的馬虎大有裨益。
2)有些小學低年級學生顯得笨手笨腳、動作不靈活,這可能是由于手眼不協調造成的,這樣的孩子容易顧此失彼而粗心大意。解決的辦法是多做室外運動,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拍球、跳繩、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戶外活動。在家里,也可以讓孩子動作敏捷地做事情。敏捷的孩子眼神自然好。
3)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上出現馬虎現象的原因大多是第一種(生理和心理發育原因),所以家長也不用太著急,隨著孩子的成長,有些毛病自然而然就會消失,家長當下最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做事嚴謹的態度和意識,有了這種態度和意識,即便他現在由于能力所限還做不到盡善盡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做事認真嚴謹的孩子是指日可待的。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鮮教員 河北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 鐘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 孫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網絡空間安全
- 連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物理
- 吳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 江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網絡安全
- 馬教員 南開大學 臨床醫學
- 劉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金融
- 陳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人工智能
- 瓦教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應用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