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須教孩子學會面向未來的5種能力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3-06-06】
1.綜合分析能力
這種能力可以使我們從容收集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能用自己的邏輯能力進行歸納分析,這樣才能不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沒。
這種綜合分析的能力顯得尤其珍貴,因為我們面對著一個時刻在以令人眩暈的速度急速膨脹的信息世界,在信息大海中的沖浪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輕松,而是疲勞和無所適從。
我們的孩子,如果要在未來更好地生存,首先就要具備這種在海量信息中進行搜索、分類和歸納的能力,教孩子做他們自己的綜合游戲十分重要。我們不能,也不可能把開鎖的鑰匙交到他手上,而是讓他自己去鑄造自己的鑰匙。
家長[微博]這樣做:玩橡皮泥、講故事的時候,就是鍛煉孩子綜合能力的好機會。把各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做成他喜歡的個性化的形體,在這種重組活動中,孩子創造著屬于他的感覺經驗世界。一開始你就要把思考和行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比如給他一些圖片,或者要求他自己去網上搜索關于捏橡皮泥的課程,尋找靈感。
也可以通過講故事來鍛煉孩子的綜合能力。講完故事后,別忘了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再復述一遍。
2.專業鉆研能力
擁有這種能力是為了能夠規律而持續地做事,并掌握一門知識領域中最深厚、最豐富的內容,從而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凸顯自己的鮮明優勢。面向未來世界,如果一個人沒有專業鉆研的素質,至少在一門知識領域中成為專家,那么他很可能會一生成為別人的附庸,難以有可觀的成就。
長期以來,我們有在家里和在幼兒園里培養孩子成為多面手的傾向。我們想激發孩子對各種知識的興趣,而不能引領他們在某一種知識領域向縱深發展。確實,喚醒孩子的廣泛好奇心是很有趣的,但決不能讓這個過程變成泛泛的簡單化的知識學習。
家長這樣做:給孩子推薦10個游戲,不如只教他玩兩三個游戲,讓他精通這些游戲的所有規則和技巧,玩成一個“專家”。
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創作一個有趣的游戲。孩子把他所有的經驗、想象和知識調動起來,用“專業人士”的精神去做事情的時候,他的才智能夠得到最大的鍛煉和發揮。
上學后,這樣的孩子不愿意死記硬背,而喜歡自己鉆研,力圖自己弄明白各種知識的來龍去脈。他并不滿足獲得表面的知識和信息,而是能進一步試著把它們聯系起來并且賦予新的意義。這一點,正是教育的目標之一。
3.尊重他人的能力
具有這種意識的人,可以接受人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努力理解他人,以便和周圍的人更好地相互適應和合作。在一個越來越全球化、開放化的世界中,這一點尤為重要。
現在的孩子有很多機會接觸一些和自己很不同的同伴,你不要對孩子所處的這種環境表示憂慮,而應該抓住機會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精神,使他在未來的生活中受益無窮。
家長這樣做:比如,孩子告訴你班里有個小朋友不吃豬肉火腿,那么你可以趁機向孩子解釋一些社會文化知識,以及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的差異,教育他要以尊重和平等的態度面對和自己不同的人。
4.創造性能力
有創造性,就是說能有新的想法,提出不尋常的問題,找出創造新想法的機制,并能接受意外的答案。一句話:有創造性素質的人敢于在現有的道路之外行走。
幸運的是,孩子天然地擁有這種素質,他的精神是開放的,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不幸的是,我們不能說孩子的這些素質天賦得到了應有的鼓勵,特別是在學校里。
有的孩子愛提奇怪的問題,質疑老師教的知識,打亂“通常”的學習規程,這種孩子令老師頭疼,一般不大能得到鼓勵。甚至,老師會說他擾亂課堂秩序,太自負,等等。所以,除了學乖閉嘴,他別無選擇,漸漸地,在這種環境中,他放棄了創造性,而變得循規蹈矩。多么浪費啊!
家長這樣做:你絕對應該去喚醒孩子的好奇心,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尊重他在求知方面的獨特方式,給孩子的創造性提供足夠的營養。
5.倫理能力
我們也可以用倫理的同義詞“道德”二字,它涉及個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省,尤其是在和他人相處的層面上。
我這樣做可以嗎?我的行為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我的責任是什么?通過這些提問,參照社會道德定律,我們形成自己的倫理能力。在當今世界,這種能力是一種必需品。
這一點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太早了。在孩子七、八歲之前,這個問題都只是象征性的。但是你很早就可以開始讓孩子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可能對其他人產生影響。
家長這樣做:當孩子在博物館、電影院大聲叫喊時,你可以向他解釋:這樣做會影響別人。
多鼓勵孩子玩一些社會性的游戲,在游戲中,有些人際規則是必須遵守的,不遵守就會玩不好,比如耐心等待,排隊,不能作弊,等等。倫理教育要一點一點地從生活小事做起,你的解釋和表率非常重要哦。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